我從小就畏懼死亡,永遠記得小學三年級時想到死亡,午夜突然坐起來哭,我問母親:人為何會死?
但經過這次差點死亡的經驗,我進一步瞭解:死亡並不可怕,真正可怕的是”恐懼死亡”的本體
連同這次,我有三種有關死亡與靈的相關體驗,這三種體驗都指向一個結論,死亡並不可怕。
第一種是在夢中死亡,我第一次夢見自己死亡,但那一次死後,好快樂,身體輕飄飄的,好像死後才能回到另一個家。
第二種是靈的旅行,在道場的靜坐時多次靈的旅行,靈穿越時空甚至出太極界,都深深感受到,沒有知識、責任、還有沒有臭皮囊的輕盈與快樂,那是一種真正的解脫,我們真正的面貌。
第三種是像這次的經驗—直接失去知覺,失去一切感知、一切準備、一切控制,它不像睡眠,睡眠時各種感官還開啟著,腦意識還活動著,就算從床上摔下來,你也會保護自己受到較大傷害。
但失去知覺,就好像直接把你身體這座大化學工廠,直接把電源關掉,你沒有任何抵抗意識,每有任何情緒感受,因為你已經不存在了,連抗拒也不存在,連恐懼也不存在,因為”你”不在了,熄了、消失了。
既然連你都不存在,既然連恐懼都不存在,當死亡發生時,哪來恐懼呢?人會恐懼是因為還有覺知、是因為還有感覺、還有情緒,還有”有你的時間與空間”。
但死亡是沒有選擇權的失去、歸零,無法抗拒的沒有了”自己”。
經歷這一次死亡,也只死了10秒,但我知何需畏懼死亡呢?死亡發生,畏懼是不存在的。
因此,何需懼怕死亡
有時我們也許該抱這種認知
--死亡是隨時可能發生的--
也許就在下一秒,也許是下一個小時,也許就在明天
也許是下一個月,也許在年底
死亡發生後並不可怕
但隨時會死亡的我們,該怎麼面對我們的人生呢?
到底什麼是我們該當下追求?什麼是該割捨呢?
我們都以為未來還很長
但如果明天後我們就消失了
還要在乎一些物質的追求嗎?
還要怨懟親人嗎?
還要浪費生命?
還要凡事寄望明天、繼續拖延嗎?
還要每天趕時間,不慢下來感受這一秒嗎?
還要把時間都留給工作,不陪陪家人嗎?
還要不回家去看看年老的父母親嗎?
還要逃避、自責嗎?
還要不快樂、滿足嗎?
瞭解死亡,你會更珍惜還活著的現在